在全县人民的翘首期盼中,县人民医院滨河院区即将开诊。这一重要民生项目的落成,将为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加优质、便捷的医疗服务。

滨河院区位于滨河新城核心腹地,总投资4.67亿元,占地72亩,一期建筑面积约5.5万平方米,拥有350张床位与93张血透床位,整体建筑风格现代简约,布局合理,全面升级智慧化服务,打造高效协同的诊疗闭环体系,真正实现让患者“少跑腿、快就医”的现代化诊疗体验。


走进门诊大厅,迎面是宽大的综合服务中心,挑高的大厅内宽敞明亮,导诊台、挂号处、缴费窗口等区域标识清晰,一目了然。为缩短患者行走线路,滨河院区利用电动扶梯配合直升电梯,串联各楼层功能区域,营造出服务完善、就诊便捷的“医疗街”。“滨河院区秉持‘大专科、小综合’的发展理念,重点打造肾病诊疗、血液净化、康复等特色专科,门诊区域设置了多个专科诊室,涵盖内科、外科、妇产科、儿科、中医科等常见科室,满足不同患者的就诊需求。”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黄磊说,新院区还配备了先进的候诊设施,舒适的座椅、温馨的环境,能够让患者在候诊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。


抢救室是生命急救的 “前沿阵地”,堪称守护健康的坚固防线。记者在滨河院区急诊科抢救室看到,抢救室内配备了一系列尖端急救设备,形成完整的生命支持体系。中央监护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患者的心率、血压、血氧饱和度等核心生命体征,多功能抢救床可灵活调节角度,床旁围绕着除颤仪、呼吸机、心肺复苏仪等关键设备,随时准备应对心跳骤停、呼吸衰竭等危重症况。此外,急诊药房与抢救室通过专用通道相连,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、多巴胺等按标准化清单整齐排列在恒温药柜中,确保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快速取用。“滨河院区急诊科有抢救室、急诊留观室、急诊输液室,其中,抢救室拥有抢救单元8张,留观床位7张,并配备有急诊内外科医生8名,所有人员均与本部院区进行同质化管理,经过急救专业化培训,具有较高的急诊急救专业水平、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。”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陈锋告诉记者。

在住院部,记者看到病房温馨舒适,每间病房都按照高标准配置,设有独立卫生间、空调、电视等设施,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条件。病房内的病床可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,方便患者休息和治疗。此外,住院部还设有多个护理站,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,随时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。
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滨河院区在医疗设备上配备了一系列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。从3.0T磁共振、Drive双源螺旋CT到平板式数字化X线机等大型影像设备,能够为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有力支持。手术室配备了数字化手术室及高清影像设备,为各类复杂手术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这些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,将使滨河院区的诊疗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大城市大医院相媲美的医疗检查服务。

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,滨河院区在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方面也下足了功夫。“县人民医院作为总院,选派了一批经验丰富、技术精湛的专家和骨干力量入驻滨河院区。”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韩峰介绍,这些医护人员来自各个学科领域,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,能够熟练开展各类常见疾病和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。另外,滨河院区专门设立了高级专家诊疗中心,来自上海、南京等地的47名乡贤名医及专家工作室的知名专家都将集中到滨河院区,不仅实现“大病不出县”的医改目标,更推动县域医疗从“病有所医”向“病有良医”跨越。
为了确保滨河院区的顺利开诊和高效运行,县人民医院前期便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多轮专业培训,内容涵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、医患沟通技巧、服务礼仪规范、急危重症处置能力、医院感染防控等各个方面。通过培训,医护人员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,提升了业务能力,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同时,医院还开展了多次应急演练,模拟火灾、地震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场景,检验和提升滨河院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。在物资保障方面,提前做好了药品、耗材、设备等物资的采购和储备工作,确保开诊后各项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。

县人民医院滨河院区的开诊,将开启县人民医院“一院三区”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,总院与滨河院区之间将实现医疗资源共享、技术同质化管理,通过优化就诊流程、开展双向转诊等措施,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医疗服务,为守护百姓健康注入强劲动力。